原标题:马拉多纳这样的人不会再有了 | 众声
我的生日,成了马拉多纳的忌日,这让我完全没料到。
2020年不是个好年份,同事在办公室给我过生日的时候,我还像奥楚蔑洛夫那样嘟囔许愿,狗年月赶紧过去吧,但愿别再出什么乱子。可是马拉多纳最终没能撑过今年,刚过60岁生日不久的他死于心脏骤停。

视觉中国图

视觉中国图

视觉中国图
老马是我的传奇,却是他们的青春,那种年轻轻就被马拉多纳征服身心的情感是我难以体会的。

视觉中国图
1986年的封神之战,马拉多纳用一只上帝之手击碎了英国,在我们看来是戏剧,在阿根廷人看来根本,这是他们的第二次马岛之战,是修复国人破碎的心的战争,是凯撒对英格兰岛的征服,是末日审判的号角,是现代启示录。马拉多纳是一个魔术师,他迷倒了全阿根廷,尽管那是一个幻觉,只是被传播的故事。
那又如何,世界并不真实,世界是由故事组成的。
阿根廷曾经是一流国家,也许如果没有马拉多纳,他们还会包羞忍耻,东山再起?1986年的上帝之手,让阿根廷从此长醉不愿醒了。他们以为自己已经复仇。

视觉中国图
马拉多纳出生和成长的年代,披头士余温尚在,约翰列侬和洋子在床上拥抱,枪声已经响起,克鲁伊夫在球场边叼着雪茄,哥伦比亚正在被颠覆,卡斯特罗又躲过一次暗杀,格瓦拉牺牲在丛林,皇后乐队穿着白裤衩望着温布利的余晖,贝肯鲍尔把脱臼的胳膊捆在身上继续战斗,马拉多纳穿着蓝白海魂衫,在帝国主义面前为自己加冕。
这样的场景永远不会再有了。
就像我们永远不会再拥有马拉多纳。
想到此,终于感伤袭来。
潘采夫,作家,资深媒体人。本文为澎湃·湃客“众声”栏目独家首发稿件,任何媒体及个人不得未经授权转载。
没有回应